首页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新闻中心

我们提供咨询
如想了解价格和产品的详细信息,请联系我们。
公司新闻
合肥益丰化工有限公司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方案
日期: 2019-12-25  浏览:[ 1867 ] [关闭] [打印]

合肥益丰化工有限公司
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方案

合肥康绿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2019年7月
目录
1、前言 1
1.1项目背景 1
1.2编制依据 1
1.3排查实施方案 3
2、项目环境概况 4
2.1地理位置 4
2.2 地形、地貌和地质 4
2.3气候气象 4
2.4地表水系 5
2.5植被 5
2.6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6
2.7项目厂区水文地质条件 9
3、企业基本概况 11
3.1项目概况 11
3.2厂区建筑及其功能 11
3.3项目产品方案及工艺流程 13
3.4 三废处理情况 18
4、场地土壤污染隐患排查 20
4.1排查内容 20
4.2工业活动污染隐患排查 20
4.3潜在土壤污染分析 20
5、场地自己监测布点方案 22
5.1布点依据 22
5.2布点方案 22
5.3工作量汇总 24
5.4监测因子 24
6、质量控制 26
6.1场地调查现场实施 26
6.2样品质量控制 27

1、前言
1.1、项目由来
合肥益丰化工有限公司投资13100万元,在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纬四路(清泉路)丰乐农化东南侧建设农药制剂复配、分装项目,用地面积约39亩,总建筑面积约25030.7m2,主要建设内容为:厂房、设备及必备配套设施建设等。设计生产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15000t/a,88.8%草甘膦铵盐可溶粒剂250t/a,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50t/a,430g/L戊唑醇悬浮剂200t/a,6.9%精恶唑禾草灵水乳剂3000t/a,80%莠去津可湿性粉剂500t/a,3%阿维菌素水乳剂800t/a,整套装置的生产能力为20000t/a左右。项目地现状为工业用地。项目东为安徽柏斯康医疗服务有限公司,南为清泉路,北为合肥正帆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西为安徽丰乐农化有限责任公司。项目周围主要为工业企业与市政用地,项目卫生防护距离100米,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点和文物古迹等需要特殊保护的环境敏感对象。
2016年国务院制定发布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6]31号),提出“各地要根据工矿企业分布和污染排放情况确定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名单,实行动态更新,并向社会公布。列入名单的企业每年要自行对其用地进行土壤环境监测,结果向社会公开”。2018年07月23日安徽省环境保护厅《安徽省环保厅关于加强土壤环境污染重点监管企业土壤环境监管的通知》(皖环函【2018】955号),将重点企业土壤环境自行监测工作作为一项重点监管工作,2018年9月,合肥市环境保护局公布了《合肥市公布2018年度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名单》,列入名单的企业每年要自行或委托有资质的环境检测机构,对其用地进行土壤和地下水环境向社会公开”。合肥益丰化工有限公司签订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并开展土壤环境监测、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土壤污染隐患整改等工作。
1.2、编制依据
1.2、编制依据
1.2.1 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年1月1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8年1月1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5年4月24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环境防治法》,2019年1月1日;
(6)《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6〕31号),2016年5月28日;
(7)《安徽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安徽省人民政府,2016年12月29日。
1.2.2 其他相关规定及政策、技术文件
(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82号),2017年07月16日;
(2)《安徽省环境保护条例》(安徽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0年11月1日;
(3)《关于印发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系列技术文件的通知》(环办土壤【2017】67号),2017年8月14日;
(4)《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环保部令第42号)(2016年12月31);
(5)《关于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09]61号);
(6)《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 35号),2011年10月17日;

(7)《关于保障工业企业场地再开发利用环境安全的通知》(环发[2012]140号);
(8)环境保护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近期土壤环境保护综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的通知(环发[2013]46号);
(9)《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3]7号)(2013年1月23日);
(10)《关于加强工业企业关停、搬迁及原址场地再开发利用过程中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发[2014]66号);
(11)《安徽省环保厅关于加强土壤环境污染重点监管企业土壤环境监管的通知》(皖环函【2018】955号),2018年07月23日;
(12)《安徽省污染地块环境管理暂行办法》(皖环函【2018】1123号 ),2018年08月28日;
(13)《安徽省污染地块环境管理暂行办法》(安徽省环境保护和城乡建设厅·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安徽省住房厅),2018年8月26日。
1.2.3技术导则、标准和规范
(1)《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发布稿)》(HJ25.1-2014);
(2)《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发布稿)》(HJ25.2-2014);
(3)《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
(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4-2004)以及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5)《工业企业场地环境调查评估与修复工作指南》(试行);
(6)《污染场地术语》(HJ 682-2014);
(7)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
(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
(9)《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
(10)《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信息采集技术规定(试行)》;
(11)《在产企业地块风险筛查与风险分级技术规定》;
(12)《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疑似污染地块布点技术规定(试行)》;
(13)《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样品采集保存和流转技术规定(试行)》;
(14)《在产企业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
(15)《地下水样品采集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2013);
(16)《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2013);
(17)《工业企业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指南》。
1.3、排查实施方案
排查工业企业生产活动土壤污染隐患,要识别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污染物、设施设备和生产活动,并对其设计及运行管理进行审查和分析,确定存在土壤污染隐患的设施设备和生产活动,对土壤污染的隐患进行评估与风险分级。排查方法包括资料收集、目测检查、日常巡查和调查监测等。搜集总结工业企业生产活动中是否涉及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第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等物质,存在以上物质时,污染土壤的风险较大。

2、项目环境概况
2.1、地理位置
合肥益丰化工有限公司地处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纬四路,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座落于合肥市肥东县,占地面积20万平方公里。肥东县位于安徽省中部,合肥市的东面。南濒巢湖,东邻全椒县,西连合肥市郊区和长丰县,北接定远县,全县总面积2216平方公里,人口110.3万,下辖18个乡镇、3个开发园区。
2.2、 地形 、地貌和地质
(1)地形:合肥市地处江淮丘陵地带,为第四系地层所覆盖。经地表水长期侵蚀,形成岗冲起伏,垄畈相间的波状平原,地形特征是西北高,东南低。地面标高一般在 12-45m之间,地形平均坡降约3~5%,由四周向巢湖湖面倾斜。境内地层由上太古界、下元古界、上侏罗纪、白垩系、下第三系和第四系组成。除东南部低山丘陵区外,全县几乎均被第四系所覆盖。厚度大体是高处薄,南部地区厚。下、中更新纪分布于东部丘陵边缘的狭长地带,由粘土、砾石层等沉积物构成。
(2)地貌:区域地貌依据形态特征,分为四个类型:①东部低山丘陵区;②北部丘陵岗丘区;③中部波状平原区;④南部滨湖平原区。境内地形起伏,岗冲交错,水旱相间,东部低山残丘成带状由西南向东北延伸,江淮分水岭横贯肥东县北部,形成江淮两大水系。
(3)地质、地震:该地区处于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地带,秦岭纬向构造带,淮阴山字型东冀弧的复合部位,是华北、扬子两个地块交替部位,位于华北地块合肥盆地南缘。区域内经历多次构造运动,地质构造格局极为复杂,断裂构造较为发育,具有较大活动性。区域内地震震中具有带状分布特征,历史上合肥-巢县一线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地震,并有往返跳动之势。按《中国地震裂度区划图》确定,合肥市基本烈度为Ⅶ度。区域地层稳定,无暗河,坍塌等不良地质现象,土层均一,强度高,为良好的天然地基。
2.3、气候气象
该地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四季特征分明。冬季,受北方冷高压控制,干冷少雨;春季,冷暖空气活动频繁,天气多变,气温回升快;夏季,初夏梅雨期,湿度大,雨量集中,盛夏受副高控制,晴朗炎热;秋季,秋高气爽或阴雨连绵,日温差较大。多年平均气温16.9℃,极端最高气温39.5℃,最低气温-16.5℃;平均降水量879.9mm;年平均气压1012.4百帕;年平均相对湿度78%;多年平均日照2163h,无霜期227天。区域多年平均风速2.7m/s,常年主导风向为东风。
2.4、地表水系
本地区属长江流域巢湖水系,主要纳污水体为店埠河、南淝河及巢湖。各水系概况如下:
(1)巢湖:巢湖属长江下游左岸水系,是我国五大淡水湖泊之一,汇水流域面积 9131平方公里,汇流入巢湖有33条河流,其中主要入湖河流有丰乐河、南淝河、派河、白石河。巢湖多年平均水位8.31米,在此水位下湖泊面积760平方公里,蓄水19亿立方米,巢湖是一具半封闭的湖泊,裕溪河是其与长江间唯一通道,多年平均出湖径流量为35.0亿立方米,最小年引江入湖量为2.4亿立方米。水位受巢湖闸水利设施调控,可预防洪水和引江水入湖。该湖也是巢湖和合肥地区重要水源地,由于诸多人为因素,其水质受到污染,呈富营养化状态。
(2)店埠河:店埠河是南淝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长丰县的吴店乡,向南流经肥东县的众兴、永安、店埠、撮镇、临河集等地至三汊河入南淝河。县境内河流长度为37km。店埠以南河面宽70~90m,河底高程为4.5m,可通航300吨级船舶。店埠以北河道弯窄,坡度大,水位不稳。
(3)南淝河:南淝河是巢湖一级支流,发源于合肥中部的将军岭~毕子店一带,全长70公里,其间有四里河、板桥河、廿里河汇入,在施口处流入巢湖,流域面积1700 平方公里,上游建有董铺、泗水、大官塘等中、小型水库。由于滁河干渠的切割及董铺水库的蓄水,自董铺水库到施口27.8km 河段已无主水源,径流主要来自降水补给,并接纳合肥市90%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水位受巢湖控制,基本属渠化河道。市区河段水质自上而下污染逐渐加重。
2.5、植被
本区域植物区系属北亚热带,温带过渡种群,兼具南北方动植物区系成份。境内现有植物120科,1900种,无原生自然植被,现有大多是人工植被,一部分是自然草丛植被。东部丘陵区以林木植被为主,由常绿针叶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等,主要树种有马尾松、黑松、国外松、杉树、侧柏、女贞、黄杨、栗树、檀树、柞树、刺槐、茶树、油桐、法梧、青桐、竹子、桃、李、杏、梨、柿、枣、桑、榆等,以松类最多。草类有荒草、茅草、巴根草等。北部岗丘和南部波伏平原区以农业植被为主,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大麦、小麦、油菜、花生、棉花、大豆、山芋、玉米、西瓜、烟叶和药材等。四旁林有香椿、臭椿、白榆、苦楝、紫穗槐、荆条、梨、枣、香樟、水杉、柳、官杨等。
2.6、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一、区域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
含水岩组(层)划分:
a、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
(1) 第四系全新统孔隙含水层
主要分布于查区的一级阶地、河漫滩地段及波状平原的支流河谷中,一般具承压性,个别地段具微承压性。岩性上部为:粘土、粉质粘土,厚度一般在10~20m;下部为粉细砂、中细砂、砂砾层,厚度2~5m不等。含水层埋藏深度10~25m,地下水位埋深5~15m,单井出水量一般在50~100m3/d。
(2) 第四系上更新统亚砂土、粉质粘土层孔隙含水层
主要分布于肥东县广阔的波状平原地区,为上层滞水。岩性为亚砂土、粉质粘土,厚度10-20m不等,地下水埋藏深度变化较大。
b、碎屑岩类裂隙孔隙含水岩组
中新生界红层在本区分布很广,含裂隙、孔隙水,顶板埋深一般在10~45m,主要河流的沿河地带埋深较浅,约10m左右。岩性以泥岩,粉砂岩、中细粒砂岩、粉砂质泥岩等。侏罗系砂岩和白垩系砂岩裂隙较为发育,第三系砂岩为泥质胶结,裂隙不甚发育,风化带厚度一般为10m以上,砂岩赋水性中等至贫乏,钻孔涌水量一般在50~200m3/d;靠近张性断裂带附近赋水性较好,局部钻孔涌水量可达200~1000m3/d;泥岩赋水性为贫乏至极贫乏,钻孔出水量小于10m3/d。
c、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含水岩组
分布于查区东南部桥头集等地。岩性为下元古界大理岩、白云岩。普遍有溶蚀现象。水量较丰富,山谷中或不同岩性接触处,常见有泉出露,泉水流量1~10L/s,单井出水量100~1000m3/d。
d、变质岩及火山岩类裂隙含水岩组
火山岩主要分布于肥东县以东低山丘陵区,岩性为上元古界变质岩、岩性致密、坚硬,节理不发育,赋水性差,水量贫乏,地下水多以季节性泉出露,流量小于0.01L/s。
二、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a、松散岩类孔隙水
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由于粘土渗透性较差,大气降水只有部分直接渗透补给地下水,丰水期接受地表水渗流补给,地下水径流小范围受地形地貌影响,但总的径流方向与地表径流基本一致,由北西向南东泾流,排泄方式有:①人工浅井开采;②向河流排泄;③大气蒸发。
b、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
出露区直接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和地表水体渗透补给;覆盖区则接受浅层地下水渗流补给,其次是区外地下水泾流补给。在重力作用下,一部分地下水沿裂隙发育带、断层破碎带向深部泾流;另一部分则发生水平运动,排泄方式主要是人工开采,以及地下泾流向区外排泄。
c、变质岩裂隙、岩溶水及火山岩裂隙水
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入渗途径主要通过岩层裸露地区和山区和山脊分水岭地带渗入,以泉和人工开采形式排泄。

2.7、项目厂区水文地质条件
一、项目区地层及岩性
a、项目所在区域地质情况
本项目所在区域地形属于第四系。厚度大体是高处薄,南部地区厚。下、中更新统分布于东部丘陵边缘的狭长地带,由粘土、砾石层等沉积物构成。上更新统广布于起伏岗地,由棕黄色亚砂土、亚粘土组成,在江淮分水岭构成高80~90m的二级阶地。全新统分布于现代河流两侧,属近代堆积物,下部为亚砂土和砂砾,上部为亚粘土,组成河漫滩及一级阶地。 经地表水长期侵蚀,形成岗冲起伏,垄畈相间的波状平原,地形特征是西北高,东南低。地面标高一般在12~45米之间,地形平均坡降约3~5%,由四周向巢湖湖面倾斜。 该地区处于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地带,秦岭纬向构造带,淮阴山字型东冀弧的复合部位,是华北、扬子两个地块交替部位,位于华北地块合肥盆地南缘。区域内经历多次构造运动,地质构造格局极为复杂,断裂构造较为发育,具有较大活动性。
区域内地震震中具有带状分布特征,历史上合肥-巢湖一线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地震,并有往返跳动之势。按《中国地震裂度区划图》确定,合肥市基本烈度为VII度。场区地层稳定,无暗河,坍塌等不良地质现象,土层均一,强度高, 为良好的天然地基。
b、地基岩土的构成
经详勘揭露,拟建场地地基土构成层序自上而下依次为:
①层杂填土(Qml)-层厚0.90~5.00米,层底标高10.82~15.11米。杂色,湿,松散~稍密状态,主要以粘性土组成为主,含植物根茎、有机质、少量建筑垃圾等,局部底部夹有少量淤泥。此层土属于高压缩性土。
②层粉质粘土(Q4al+pl)-层厚0.60~3.80米,层底标高9.42~12.69米。褐灰、灰黄色,湿,可塑~硬塑状态,含粉质、高岭土、氧化铁等,局部夹有粘土,摇振无反应,切面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低。其静探比贯入阻力Ps值一般为2.313~2.692MPa,平均为2.501MPa。其标贯试验实测击数N值一般为9~11击/30cm,平均值为9.8击/30cm。此层土属于中等压缩性土。
③层粘土(Q3al+pl)-此层未钻穿,最大钻遇厚度为11.90米。褐黄、黄褐色,湿,硬塑状态,含高岭土、铁锰质氧化物、铁锰质结核等,局部夹粉质粘土等,无摇震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其静探比贯入阻力Ps值一般为4.186~4.723MPa,平均为4.454MPa。其标贯试验实测击数N值一般为13~18击/30cm,平均值为15.2击/30cm。此层土属于中等压缩性土。
c、场地的稳定性及适宜性
根据收集区域地质构造资料分析,结合本次勘察成果,拟建场地范围内未发现有影响场地稳定性的活动构造通过,无不良地质作用,属于稳定性场地,适宜本工程建设。
d、场地的均匀性
拟建场地内②层粉质粘土、③层粘土土层分布均匀,厚度及埋深变化较小,属均匀地基。
二、项目区水文地质条件
公司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地下水类型主要为①层杂填土中的上层滞水。上层滞水水量与地势高低及填土厚度有较大关系,主要由大气降水、地表水渗入补给,勘探期间测得①层杂填土上层滞水静止水位埋深0.50~1.50米,水位标高15.01~15.93米。场地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在1.50米左右。

3、项目污染识别
3.1、项目概况
建设单位:合肥益丰化工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农药制剂复配、分装项目;
建设规模:合肥益丰化工有限公司用地面积约39亩,总建筑面积约25030.7m2,主要建设内容为:厂房、设备及必备配套设施建设等。设计生产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15000t/a,88.8%草甘膦铵盐可溶粒剂250t/a,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50t/a,430g/L戊唑醇悬浮剂200t/a,6.9%精恶唑禾草灵水乳剂3000t/a,80%莠去津可湿性粉剂500t/a,3%阿维菌素水乳剂800t/a,整套装置的生产能力为20000t/a左右;
建设地点:合肥益丰化工有限公司位于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纬四路(清泉路)丰乐农化东南侧,项目东为安徽柏斯康医疗服务有限公司,南为清泉路,北为合肥正帆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西为安徽丰乐农化有限责任公司。厂区周围500米范围内没有学校、医院、名胜古迹等,该区域也不存在塌陷、滑坡等地质灾害;园区公用设施较为完善,交通便利。
3.2、厂区建筑及其功能
厂内各建、构筑物依据功能不同分为厂前区、生产区、公用工程区和仓储区:
厂区设计了两个出入口,即物流出入口和人流出入口,两个出入口均布置在厂区的南部,朝向纬四路(清泉路)。
厂前区由办公楼、门卫、泊车位构成,布置在厂区东南角,位于厂区南面,靠近园区道路,且设计了透绿栅栏与生产区分隔。
生产区和工用工程区包括三栋生产车间(除草剂固体车间、草甘膦水剂车间、杀虫杀菌车间)、动力车间、循环水系统、消防水系统位于厂区中部主干道两侧;锅炉房、机修车间、污水处理站及危险固废临时贮存点位于厂区西北角;事故池位于厂区西南角。
仓储区由于物流流程和安全因素的考虑分两部分布置,成品仓库(除草剂仓库、杀虫剂仓库)布置在靠近生产车间的区域,原料仓库(危险品仓库)、罐区布置在远离操作区的区域,即厂区北部。项目工程内容见下表:

表3-1   厂区建筑及其功能
工程
类别 单项工
程名称 工程内容 工程规模
主体
工程 生产区域 除草剂固体车间
88.8%草甘膦铵盐可溶粒剂250t/a,6.9%精恶唑禾草灵水乳剂3000t/a, 80%莠去津可湿性粉剂500t/a生产线 101生产车间,三层,建筑面积3240m2
  草甘膦水剂车间
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15000t/a生产线 102生产车间,三层,建筑面积2352m2
  杀虫杀菌车间
430g/L戊唑醇悬浮剂200t/a,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50t/a,3%阿维菌素水乳剂800t/a生产线 103生产车间,三层,建筑面积2592m2
辅助
工程 仓库 成品仓库 除草剂仓库 104仓库,六层,建筑面积5400m2
   杀虫剂仓库 105仓库,五层,建筑面积4320m2
  原料仓库 危险品仓库 106仓库,一层,建筑面积1428m2
 罐区 甲醇50m3  卧罐1台
丙三醇50m3  卧罐3台(预留一台备用) 107,共4台卧式储罐,占地面积345m2
配套
工程 循环水系统 循环水池、冷却塔及管道 203循环水池,容积为200 m3
 应急事故池 应急事故池一座 205B,容积为400 m3
 动力车间 冷冻站,空压站,配电间 201,高度大于8m,按两层计算,建筑面积480m2
 锅炉房 一座供汽能力2t/h燃气锅炉,冬季使用 202,高度大于8m,按两层计算,建筑面积400m2
 机修车间 设备、车辆维修 
 办公楼 行政办公、员工值班休息室、研发检测室 301,一栋,五层,建筑面积1899.7m2
 门卫 物流大门、人流大门各一个门卫 302,两个,一层,每座建筑面积20m2
公用
工程 供电 供电电源从园区110KV变电所引入,厂内设独立10KV变配电间一座(与冷冻空压合建),设置一台S11-M-800kVA,10/0.4KV主变压器,设置75KW发电机组一台以保证用电负荷。 用电量为317.52万KW·h/a
 供水 从园区供水管网接入 供水量为64518m3/a
 排水 实行雨污分流。雨水及清下水就近接入园区雨水管网。在园区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正式验收前,经催化氧化预处理的生产废水同经化粪池处理的生活污水、隔油池处理的食堂废水一起经厂内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及GB8978-1996三级排放标准后,同经化粪池处理的生活污水、隔油池处理的食堂废水一起排入园区污水管网,进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入店埠河。 废水量为10020m3/a
 消防系统 消防水池、管道等 204消防水池,容积为200 m3
环保
工程 废水治理 205A厂区污水处理站、隔油池、化粪池、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等
 废气治理 粉尘采用集气罩进行粉尘捕集,通过水膜除尘装置处理,达标后通过15m高排气筒排放;挥发废气经集气罩收集后进入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达标后通过15m高排气筒排放;食堂油烟通过油烟净化器净化后引至楼顶排放。
 噪声治理 选用低噪声设备、隔声减振,设置专门设备房等措施
 固废处理 垃圾桶、危险废物临时贮存场所(位于污水处理站北侧,建筑面积70 m2,储存量10t)
 绿化 种植乔木、绿篱、草坪等 绿化面积4980 m2
3.3项目产品方案及工艺流程
1、项目产品方案见下表:
表 3-2 项目产品方案汇总一览表
序号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1 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 t/a 15000
2 88.8%草甘膦铵盐可溶粒剂 t/a 250
3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t/a 250
4 430g/L戊唑醇悬浮剂 t/a 200
5 6.9%精恶唑禾草灵水乳剂 t/a 3000
6 80%莠去津可湿性粉剂 t/a 500
7 3%阿维菌素水乳剂 t/a 800
根据企业的生产,项目主要原辅料消耗列表如下表:
表3-3   原辅材料年消耗量统计表
序号 原辅材料名称 规格 单位产品消耗量(t/t) 年消耗量
(t) 储存方式
一、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
1 草甘膦原药 62% 0.463 6945 桶装
2 异丙胺盐 — 0.205 3075 桶装
3 水 — 0.3319 4978.5 桶装
4 色素 — 0.00007 1.05 桶装
二、88.8%草甘膦铵盐可溶粒剂
1 草甘膦铵盐 95.9% 0.793 198.25 袋装
2 牛脂胺聚氧乙烯基醚(EO=1) — 0.104 26 桶装
3 十二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 — 0.026 6.5 桶装
4 硫酸铵 — 0.077 19.9 桶装


表3-3   原辅材料年消耗量统计表
序号 原辅材料名称 规格 单位产品消耗量(t/t) 年消耗量
(t) 储存方式
三、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1 苯醚甲环唑原药 95% 0.1 25 桶装
2 聚丙烯酸衍生物 — 0.03 7.5 桶装
3 木质素萘磺酸盐 — 0.02 5 袋装
4 交联状的吡咯烷酮 — 0.01 2.5 桶装
5 甘露醇 — 0.05 12.5 桶装
6 天然高分子纤维 — 0.03 7.5 袋装
7 有机硅 — 0.01 2.5 袋装
8 无水氯化钙 — 0.02 5 袋装
9 白碳黑 — 0.73 184 袋装
四、430g/L戊唑醇悬浮剂
1 戊唑醇原药 97% 0.43 86 桶装
2 丙二醇 — 0.03 6.00 桶装
3 乳化剂-宁乳34# — 0.048 9.60 桶装
4 分散剂-I70 — 0.012 2.40 桶装
5 增粘剂 — 0.032 6.40 桶装
6 防腐剂 — 0.001 0.2 桶装
7 消泡剂 — 0.005 1 桶装
8 水 — 0.442 88.4 桶装
五、6.9%精恶唑禾草灵水乳剂
1 精噁唑禾草灵原药 95% 0.069 207 桶装
2 苯乙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 — 0.07 210 桶装
3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 0.03 90 桶装
4 丙三醇 — 0.05 150 桶装
5 水 — 0.781 2343 桶装
六、80%莠去津可湿性粉剂
1 莠去津原药 95% 0.805 402.5 桶装
2 NNO — 0.045 22.5 桶装
3 LS — 0.025 12.5 桶装
4 K12 — 0.03 15 桶装
5 高效有机硅消泡剂 — 0.005 2.5 桶装
6 白炭黑 — 0.04 20.5 袋装
7 高岭土 — 0.05 25 袋装
七、3%阿维菌素水乳剂
1 阿维菌素 95% 0.02 16 桶装
2 甲醇 — 0.1 80.36 卧罐、桶装
3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 — 0.1 80.00 袋装
4 苯乙烯基苯基聚氧乙烯醚 — 0.05 40.00 桶装
5 羧甲基纤维素钠 — 0.02 16.00 袋装
6 丙三醇 — 0.05 40.00 桶装
7 水 — 0.66 528.00 桶装
二、生产工艺流程及简介:
1、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
注:N—噪声。
(2)工艺说明:将原料62%草甘膦原药、异丙胺盐、色素和水按要求比例加入反应釜,搅拌溶解,经过质检合格后包装入库。
2、88.8%草甘膦铵盐可溶粒剂
(1)工艺流程图:

 

 

图3-2   88.8%草甘膦铵盐可溶粒剂生产工艺流程简图
注:G1—粉尘;N—噪声。
(2)工艺说明:将原料95.9%草甘膦原药与分散剂牛脂胺聚氧乙烯基醚(EO=15)和崩解剂十二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按要求比例加入到气流粉碎机内混合粉碎,加入粘结液硫酸铵进行粘结,之后进入挤压造粒机成型造粒,然后进入沸腾制粒干燥机干燥筛分,经质检合格后包装。
3、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注:G1—粉尘;N—噪声。
(2)工艺说明:
将原料苯醚甲环唑原药与润湿剂、分散剂、粘结剂、崩解剂、填料等原辅材料按要求的比例加入到混合机内气流混合,加入粘结液进行粘结,之后进入挤压造粒机成型造粒,然后沸腾制粒干燥机干燥筛分,经质检合格后包装。
4、430g/L戊唑醇悬浮剂

注: N—噪声。
(2)工艺说明:将97%戊唑醇原药与润湿剂、分散剂、助悬剂、增粘剂、防冻剂和水加入到高剪切釜内混合分散调制,经胶体磨、砂磨机湿法磨制而成,经调配、质检合格后包装。
5、6.9%精噁唑禾草灵水乳剂

注: N—噪声。
(2)工艺说明:将精噁唑禾草灵原药与溶剂、亲油乳化剂按要求比例加入到反应釜内溶解,再加入一定量的水和亲水乳化剂进行分散,经高速搅拌而成,经质检合格后包装。
6、80%莠去津可湿性粉剂
(1)工艺流程图:

注: G1—粉尘、N—噪声。
(2)工艺说明:将莠去津原药与载体及其他助溶剂、填料等按要求比例加入到气流粉碎机内气流粉碎,然后在混合机内混合,经质检合格后包装。
7、3%阿维菌素水乳剂
注: G2—挥发废气、N—噪声。
(1)工艺说明:将阿维菌素原药与溶剂、亲油乳化剂按要求比例加入到反应釜内溶解,再加入一定量的水和亲水乳化剂进行分散,经高速搅拌而成,经质检合格后包装。
3.4、三废处理情况
1、废水:项目厂区应采取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雨水直接排入厂外市政雨水管网。
循环冷却水系统排水和锅炉排水为清下水,排入园区雨水管网后排入店埠河。软化水系统排水为酸碱废水,建议建设单位在锅炉房建中和池,经中和后为清下水,排入园区雨水管网后排入店埠河。
项目生产废水包括地坪冲洗水、设备冲洗水、员工清洗废水及除尘器废水,其成分中含有一定的农药成分,以及砂、尘,有一定的毒性。在园区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正式验收前,经催化氧化预处理的生产废水同经化粪池处理的生活污水、隔油池处理的食堂废水一起经厂内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及GB8978-1996三级排放标准后,同经化粪池处理的生活污水、隔油池处理的食堂废水一起排入园区污水管网,进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入店埠河。
2、废气:本项目主要废气包括在可溶粒剂、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系列产品生产过程中,加料口、出料口及气流粉碎、混合、干燥、筛分、包装等过程产生的粉尘;生产过程中有少量的挥发性原料产生废气。
(1)可溶粒剂、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生产单元共三条生产线,可溶粒剂、可湿性粉剂生产线位于101车间,水分散粒剂生产线位于103车间,本项目在每条生产线产尘点设置集气罩进行粉尘捕集,通过水膜除尘装置洗涤吸收,达标后通过15m高排气筒排放。两个车间各设置一根15m高排气筒,用以排放除尘后的气体。除尘装置吸收的废水进入厂内污水处理站处理,不外排。
(2)生产过程中有少量的挥发性原料产生废气,主要在产生在位于103车间的水乳剂生产线灌装和搅拌环节,废气中主要有害成分为甲醇,本项目在废气产生工序设置集气罩,废气经收集后通过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通过一根15m高排气筒排放。
3、固体废物
项目废活性炭、废包装材料、废手套、污泥沉渣等为危险废物,根据GB18597-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中有关规定,并结各本项目危险废物的特点,本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用指定容器分类收集于单独的危险废物临时贮存场所后,定期交有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

4、场地土壤污染隐患排查
4.1、排查内容
依据《工业企业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指南》排查工业企业生产活动土壤污染隐患,要识别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污染物、设施设备和生产活动,并对其设计及运行管理进行审查和分析,确定存在土壤污染隐患的设施设备和生产活动,对土壤污染的隐患进行评估与风险分级。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1)搜集总结企业生产活动中是否涉及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第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等物质,存在以上物质时,污染土壤的风险较大。
(2)搜集总结企业生产活动中涉及的重点设施设备,包括散状液体存储、散装液体运输及内部转运、散装和包装材料的存储与运输、生产加工及其他设施设备等,通过资料搜集、现场巡查判断土壤污染的可能性。
4.2、工业活动污染隐患排查
 根据现场踏勘情况企业管理人员提供的信息,厂区范围内无明显污染泄漏,无废弃物随意堆放现象,厂区具有完善的废水处理系统和专门的废弃物堆放区。经现场勘查:储罐区域、生产车间、污水处理站、危险化学品仓库和应急事故池均未见明显的跑冒滴漏现象发生。
但即使有完善的设施和措施,工业活动也有可能造成土壤污染,因此需要在厂区,尤其是储罐区域、生产车间、污水处理站、危险化学品仓库和应急事故池区域需开展土壤和地下水监测。
4.3、潜在土壤污染分析
根据污染源、污染物类型、污染物进入土壤和地下水的途径等,识别项目厂区可能存在的污染物类型及分布。本项目根据以下原则,识别潜在的污染区域和污染物类型:
(1)根据资料或已有调查确定存在污染的区域;
(2)曾发生泄漏事故或环境污染事故的区域;
(3)各类地下罐槽、管线、集水井、检查井等所在区域;
(4)固体废物堆放或填埋区域;
(5)原辅材料、产品、化学品、有毒有害物质及危险废物等生产、贮存、装卸、使用和处置区域;
(6)其他存在明显污染痕迹或存在异味的区域。
综上所述,根据项目区实际情况,本项目重点关注储罐区域、生产车间、污水处理站、危险化学品仓库和应急事故池区域。根据前期调查确定的场地内现有的和历史上原有生产工艺、原辅材料储放、污染排放及处理等过程中产生的潜在污染物,初步确定潜在污染物为:
①土壤监测指标包括:pH、砷、镉、铬(六价)、铜、铅、汞、镍、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有机农药残留。
②地下水检测指标包括:pH、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耗氧量、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氟化物、汞、砷、镉、六价铬、铅和镍、VOCs、有机农药类。


5、场地监测布点方案
5.1 布点依据
依据《在产企业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及《工业
企业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指南》等相关要求,需识别出企业重点设施及重点区域,
自行监测点/井应布设在重点设施周边并尽量接近重点设施。
5.2 布点方案
1、土壤监测布点
(1)土壤布点数量
根据《在产企业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等相关技术规定,每个重点设施周边布设1-2个土壤监测点,每个重点区域布设2-3个土壤监测点,具体数量可根据设施大小或区域内设施数量等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土壤一般监测应以监测区域内表层土壤(0.2 m处)为重点采样层,开展采样工作。本次土壤监测将按照上述项目划分重点设施和重点区域来布点。重点考虑储罐区域、生产车间、污水处理站、危险化学品仓库和应急事故池,共划分5个区域,分别为储罐区域、生产车间、污水处理站、危险化学品仓库和应急事故池,具体点位为:污水处理东南侧T2、罐区南侧T3、草甘膦水剂车间南侧T4、杀虫剂车间东侧T5、危险品仓库南侧T6、杀虫剂仓库东南侧T7、除草剂固体车间西南侧T8、应急事故池东北侧T9、厂区西北角设置一个土壤点T1作为项目背景值,共计9个土壤采样点位,土壤采样数量为13个。
(2)土壤采样深度
根据《在产企业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土壤采样应以表层土壤(0.2m处)为重点采样层,同时在地下水井建设过程中应协同采集深层土壤样品。本次自行监测项目中厂区西北角设置一个土壤点T1、罐区南侧T3、草甘膦水剂车间南侧T4、杀虫剂车间东侧T5、危险品仓库南侧T6、杀虫剂仓库东南侧T7、除草剂固体车间西南侧T8等共7个土壤点位采集0~50cm表层土壤;污水处理东南侧T2和应急事故池东北侧T9共2个土壤点位采集0-50cm、2-4m、6m的土样。

序号 位置 监测项目 监测时间
和频次 备注
T1 厂区西北角
(背景值) pH、砷、镉、铬(六价)、铜、铅、汞、镍、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有机农药残留 有效监测1天,1次采样 表层(0-0.5m)土壤;分析方法采用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分析方法
T3 罐区南侧   
T4 草甘膦水剂车间南侧   
T5 杀虫剂车间东侧   
T6 危险品仓库南侧   
T7 杀虫剂仓库东南侧   
T8 除草剂固体车间西南侧   
T2 污水处理东南侧 pH、砷、镉、铬(六价)、铜、铅、汞、镍、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有机农药残留 有效监测1天,1次采样 0-6m土壤,土壤采样深度分别为表层(0-50cm),2m-4m,6m;分析方法采用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分析方法
T9 应急事故池东北侧   
2、地下水监测布点
(1)地下水布点数量
根据《在产企业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等相关技术规定,每个存在地下水污染隐患的重点设施周边或重点区域应布设至少1个地下水监测井,具体数量可根据设施大小、区域内设施数量及污染物扩散途径等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地下水监测井应布设在污染物迁移途径的下游方向。地下水的流向可能会随着季节、潮汐、河流和湖泊的水位波动等状况改变,此时应在污染物所有潜在迁移途径的下游方向布设监测井。在同一企业内部,监测井的位置可根据各重点设施及重点区域的分布情况统筹规划,处于同一污染物迁移途径上的相邻设施或区域可合并监测井。很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本次地下水监测共设置4个地下水监测点,分别位于厂区西北角(背景值)DXS1、污水处理站东南侧DXS2、杀虫剂仓库南侧DXS3和应急事故池东北侧DXS4。
(2)地下水采样深度
地下水采样应以浅层地下水为重点采样层,开展采样工作,一般情况下监测井井深应低于近十年历史最低水位5米,采样深度应在监测井水面下0.5米以下。本项目地下水监测井深度为10米。
表5-2地下水监测布点
序号 位置 监测项目 监测时间和频次 备注
DXS1 厂区西北角(背景值) pH、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耗氧量、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氟化物、汞、砷、镉、六价铬、铅和镍、VOCs,有机农药类。 有效监测1天,每天1次采样 地下水水质样品的管理、分析化验和质量控制按HJ/T16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DXS2 污水处理站东南侧   
DXS3 杀虫剂仓库南侧   
DXS4 应急事故池东北侧   
5.3、工作量汇总
表5-3   项目土壤和地下水污染调查及监测布点统计表
样品类型 点位数量 样品数量(个) 总样品数量
土壤 9 13 17
地下水 4 4 

5.4 监测因子
根据前期调查确定的场地内生产工艺、原辅材料储放、污染排放及处理等过程中产生的潜在污染物,结合《在产企业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附录常见污染物类别,确定土壤及地下水中需监测的目标物质。具体检测指标如下:
(1)土壤监测指标包括:pH、砷、镉、铬(六价)、铜、铅、汞、镍、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有机农药残留。
(2)地下水检测指标包括:pH、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耗氧量、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氟化物、汞、砷、镉、六价铬、铅和镍、VOCs、有机农药类。

6、质量控制
6.1 场地调查现场实施
6.1.1 前期准备
本场地环境调查准备需落实的材料和设备包括:采样的标识用具、开孔设备、采样钻机、样品瓶及储存运输设备(保温箱等)、安全防护装备(安全帽、劳保服、劳保鞋、一次性手套、口罩等)和现场用品(白板、记录本、记号笔、相机等)等。
6.1.2 采样点标识
钻机设备施工前,根据调查采样布点图,在厂区知情人员的协助下对整个场地进行实际踏勘,对采样点的实际位置进行现场确认,并对不合理的采样现场进行适当调整。确认后采样点位采用红色自喷漆标识,注明采样点编号,并参考周边建筑物距离进行初步定位及现场记录。
6.1.3 采样点精确定位
采样点标识完成后,对其进行精确定位。本次场地调查现场定位采用手持式GPS进行定位。
6.1.4 样品采集方法
根据场地具体情况,本调查采用钻机钻进的方式采集土壤样品。
6.1.5 现场采样记录
现场采样记录包括:
(1)现场采样人员,通过肉眼观察样品的颜色、样品的类型、密实度与、气味及其它异常情况,并将其记录在现场采样记录表中。
(2)分包样品时,填写样品流转单,样品流转单与样品交接单须保持一致。
6.1.6 样品保存方法
采集的土壤样品均保存于装有冷冻蓝冰的保温箱中,未检测前保存于冰箱内(4℃冷藏条件)。

6.1.7 样品清点与流转
现场采集的样品,对样品按照点位进行整理,认真核对样品标签、采样记录表和样品流转单,核对无误后,土样放入装有固态冰的样品保温箱中,以确保样品在冷藏条件下保存。样品检测之前,应存放在清洁、通风、无腐蚀且防水、防盗的安全场所。样品分包之前,确认固态冰仍然有效,无效的需及时进行更换。
样品运送时,用泡沫塑料等防震材料填充保温箱中多余空间,以防样品容器在运输过程中受到破损。样品运送时将样品流转单一并寄出,以方便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接收样品时能及时清点核实样品,确保样品信息准确无误。运输过程中严防样品的损坏、混淆和沾污。运送的样品箱中放置旅行空白样,以排除运输过程中对样品的干扰。


6.2 样品质量控制
6.2.1 现场质量控制
现场采样时详细填写现场记录单,包括水质的颜色、气味、土层深度、土壤质地、气味、颜色、断面状态及含有物等,以便为分析工作提供依据。
(1)采样过程中采样员佩戴一次性PE手套,每次取样后进行更换。
(2)所有现场采集的样品都放置于标准容器中;
(3)采集的水样现场加入固定剂,土壤样品放入装有固态冰的保温箱中,确保在冷藏条件下保存;
(4)由国家CMA认证的实验室采用标准流程分析样品;
(5)实验室在推荐的样品保存期限内分析每种污染物质
6.2.2实验室质量控制
实验室质量控制包括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内部质量控制)和实验室间的质量控制(外部质量控制)。前者是实验室内部对分析质量进行控制的过程,后者是指由第三方或技术组织通过发放考核样品等方式对各实验室报出合格分析结果的综合能力、数据的可比性和系统误差做出评价的过程。
为确保样品分析质量,本项目土壤样品分析单位将选取具有国内证资质的实验室进行。为了保证分析样品的准确性,仪器按照规定定期校正外,在进行样品分析时还需对各环节进行质量控制,随时检查和发现分析测试数据是否受控(主要通过标准曲线、精密度、准确度等)。

分享到: 更多

关于我们 | 服务支持 | 新闻中心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4-2020 版权所有:益丰化工有限公司
电话:+86-551-12769121 +86-551-12769121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循环经济示范园 
  皖ICP备12769121号-1  皖公网安备32904661266700号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日本亚韩国亚洲欧洲精品,成本人片在线观看三三网站,欧美 日韩 国产 成人 在线观...,黑牛影視()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高清版视频,2021亚洲va在线va天堂va国产我們每天將為您更新影視,官方第一福利所网址免费导航,精品无码视频一区二区,影視資源全麵同步更新!,id5005的介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