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益丰化工有限公司 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报告
委托单位:合肥益丰化工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合肥康绿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二〇一九年九月
目录 1、前言 1 1.1项目背景 1 1.2编制依据 1 2、企业基本概况 4 2.1项目概况 4 2.2厂区建筑及其功能 5 2.3 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7 2.4生产工艺流程及简介 8 2.5 三废处理情况 11 2.6企业周边敏感目标 12 3、区域环境自然概况 14 3.1地理位置 14 3.2 地形、地貌和地质 14 3.3气候气象 14 3.4地表水系 15 3.5植被 15 3.6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16 3.7项目厂区水文地质条件 19 4、技术路线 21 4.1监测目的 21 4.2监测原则 21 4.3监测内容 21 4.4监测程序 22 5、污染识别 23 5.1资料收集 23 5.2现场踏勘 23 5.3人员访谈 24 5.4调查结果与分析 25 6、场地环境监测 26 6.1布点和采样 26 6.2分析检测 33 6.3质量控制 36 7、结果分析与评价 40 7.1标准限值 40 7.2土壤检测结果与评估 44 7.3地下水检测结果与评估 53 8、结论和建议 57 8.1结论 57 8.2建议 57
附件: 检测报告
1、前言 1.1、项目背景 合肥益丰化工有限公司投资13100万元,在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纬四路(清泉路)丰乐农化东南侧建设农药制剂复配、分装项目,用地面积约39亩,总建筑面积约25030.7m2,主要建设内容为:厂房、设备及必备配套设施建设等。设计生产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15000t/a,88.8%草甘膦铵盐可溶粒剂250t/a,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50t/a,430g/L戊唑醇悬浮剂200t/a,6.9%精恶唑禾草灵水乳剂3000t/a,80%莠去津可湿性粉剂500t/a,3%阿维菌素水乳剂800t/a,整套装置的生产能力为20000t/a左右。项目地现状为工业用地。项目东为安徽柏斯康医疗服务有限公司,南为清泉路,北为合肥正帆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西为安徽丰乐农化有限责任公司。项目周围主要为工业企业与市政用地,项目卫生防护距离100米,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点和文物古迹等需要特殊保护的环境敏感对象。 2016年国务院制定发布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6]31号),提出“各地要根据工矿企业分布和污染排放情况确定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名单,实行动态更新,并向社会公布。列入名单的企业每年要自行对其用地进行土壤环境监测,结果向社会公开”。2018年07月23日安徽省环境保护厅《安徽省环保厅关于加强土壤环境污染重点监管企业土壤环境监管的通知》(皖环函【2018】955号),将重点企业土壤环境自行监测工作作为一项重点监管工作,2018年9月,合肥市环境保护局公布了《合肥市公布2018年度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名单》,列入名单的企业每年要自行或委托有资质的环境检测机构,对其用地进行土壤和地下水环境向社会公开”。合肥益丰化工有限公司签订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并开展土壤环境监测、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土壤污染隐患整改等工作。 为加强在产企业土壤及地下水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防控在产企业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开展土壤及地下水定期监测工作,及时监控企业生产过程对土壤和地下水影响的动态变化,大程度的降低在产企业环境污染隐患。合肥益丰化工有限公司特委托合肥康绿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对厂区土壤与地下水进行调查检测并编制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报告。 1.2、编制依据 1.2.1 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年1月1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8年1月1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5年4月24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环境防治法》,2019年1月1日; (6)《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6〕31号),2016年5月28日; (7)《安徽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安徽省人民政府,2016年12月29日。 1.2.2 其他相关规定及政策、技术文件 (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82号),2017年07月16日; (2)《安徽省环境保护条例》(安徽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0年11月1日; (3)《关于印发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系列技术文件的通知》(环办土壤【2017】67号),2017年8月14日; (4)《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环保部令第42号)(2016年12月31); (5)《关于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09]61号); (6)《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 35号),2011年10月17日;
(7)《关于保障工业企业场地再开发利用环境安全的通知》(环发[2012]140号); (8)环境保护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近期土壤环境保护综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的通知(环发[2013]46号); (9)《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3]7号)(2013年1月23日); (10)《关于加强工业企业关停、搬迁及原址场地再开发利用过程中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发[2014]66号); (11)《安徽省环保厅关于加强土壤环境污染重点监管企业土壤环境监管的通知》(皖环函【2018】955号),2018年07月23日; (12)《安徽省污染地块环境管理暂行办法》(皖环函【2018】1123号 ),2018年08月28日; (13)《安徽省污染地块环境管理暂行办法》(安徽省环境保护和城乡建设厅·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安徽省住房厅),2018年8月26日。 1.2.3技术导则、标准和规范 (1)《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发布稿)》(HJ25.1-2014); (2)《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发布稿)》(HJ25.2-2014); (3)《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 (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4-2004)以及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5)《工业企业场地环境调查评估与修复工作指南》(试行); (6)《污染场地术语》(HJ 682-2014); (7)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 (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 (9)《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 (10)《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信息采集技术规定(试行)》; (11)《在产企业地块风险筛查与风险分级技术规定》; (12)《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疑似污染地块布点技术规定(试行)》; (13)《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样品采集保存和流转技术规定(试行)》; (14)《在产企业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 (15)《地下水样品采集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2013); (16)《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2013); (17)《工业企业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指南》。
2、企业基本概况 2.1、项目概况 建设单位:合肥益丰化工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农药制剂复配、分装项目; 建设规模:合肥益丰化工有限公司用地面积约39亩,总建筑面积约25030.7m2,主要建设内容为:厂房、设备及必备配套设施建设等。设计生产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15000t/a,88.8%草甘膦铵盐可溶粒剂250t/a,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50t/a,430g/L戊唑醇悬浮剂200t/a,6.9%精恶唑禾草灵水乳剂3000t/a,80%莠去津可湿性粉剂500t/a,3%阿维菌素水乳剂800t/a,整套装置的生产能力为20000t/a左右; 建设地点:合肥益丰化工有限公司位于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纬四路(清泉路)丰乐农化东南侧,项目东为安徽柏斯康医疗服务有限公司,南为清泉路,北为合肥正帆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西为安徽丰乐农化有限责任公司。厂区周围500米范围内没有学校、医院、名胜古迹等,该区域也不存在塌陷、滑坡等地质灾害;园区公用设施较为完善,交通便利。项目地理位置见图2-1,企业基本信息表见表2-1。
表 2-1 合肥益丰化工有限公司企业基本信息表 类别 基本信息 企业名称 合肥益丰化工有限公司 地址 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纬四路(清泉路)丰乐农化东南侧 行业类别 化学农药制造C2631 行业代码 C2631 所属工业园区或集聚区 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 地块面积 26001.85m2 地块利用历史 该场地历史上长期由荒地、农田及池塘组成,2011年后该场地建成合肥益丰化工有限公司。 2.2、厂区建筑及其功能 厂内各建、构筑物依据功能不同分为厂前区、生产区、公用工程区和仓储区: 厂区设计了两个出入口,即物流出入口和人流出入口,两个出入口均布置在厂区的南部,朝向纬四路(清泉路)。 厂前区由办公楼、门卫、泊车位构成,布置在厂区东南角,位于厂区南面,靠近园区道路,且设计了透绿栅栏与生产区分隔。 生产区和工用工程区包括三栋生产车间(除草剂固体车间、草甘膦水剂车间、杀虫杀菌车间)、动力车间、循环水系统、消防水系统位于厂区中部主干道两侧;锅炉房、机修车间、污水处理站及危险固废临时贮存点位于厂区西北角;事故池位于厂区西南角。 仓储区由于物流流程和安全因素的考虑分两部分布置,成品仓库(除草剂仓库、杀虫剂仓库)布置在靠近生产车间的区域,原料仓库(危险品仓库)、罐区布置在远离操作区的区域,即厂区北部。项目工程内容见下表: 表2-2 厂区建筑及其功能 工程 类别 单项工 程名称 工程内容 工程规模 主体工程 生产区域 除草剂固体车间 88.8%草甘膦铵盐可溶粒剂250t/a,6.9%精恶唑禾草灵水乳剂3000t/a, 80%莠去津可湿性粉剂500t/a生产线 101生产车间,三层,建筑面积3240m2 草甘膦水剂车间 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15000t/a生产线 102生产车间,三层,建筑面积2352m2 杀虫杀菌车间 430g/L戊唑醇悬浮剂200t/a,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50t/a,3%阿维菌素水乳剂800t/a生产线 103生产车间,三层,建筑面积2592m2 辅助工程 仓库 成品仓库 除草剂仓库 104仓库,六层,建筑面积5400m2 杀虫剂仓库 105仓库,五层,建筑面积4320m2 原料仓库 危险品仓库 106仓库,一层,建筑面积1428m2 罐区 甲醇50m3 卧罐1台 丙三醇50m3 卧罐3台(预留一台备用) 107,共4台卧式储罐,占地面积345m2 配套工程 循环水系统 循环水池、冷却塔及管道 203循环水池,容积为200 m3 应急事故池 应急事故池一座 205B,容积为400 m3 动力车间 冷冻站,空压站,配电间 201,高度大于8m,按两层计算,建筑面积480m2 锅炉房 一座供汽能力2t/h燃气锅炉,冬季使用 202,高度大于8m,按两层计算,建筑面积400m2 机修车间 设备、车辆维修 办公楼 行政办公、员工值班休息室、研发检测室 301,一栋,五层,建筑面积1899.7m2 门卫 物流大门、人流大门各一个门卫 302,两个,一层,每座建筑面积20m2 公用工程 供电 供电电源从园区110KV变电所引入,厂内设独立10KV变配电间一座(与冷冻空压合建),设置一台S11-M-800kVA,10/0.4KV主变压器,设置75KW发电机组一台以保证用电负荷。 用电量为317.52万KW·h/a 供水 从园区供水管网接入 供水量为64518m3/a 排水 实行雨污分流。雨水及清下水就近接入园区雨水管网。在园区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正式验收前,经催化氧化预处理的生产废水同经化粪池处理的生活污水、隔油池处理的食堂废水一起经厂内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及GB8978-1996三级排放标准后,同经化粪池处理的生活污水、隔油池处理的食堂废水一起排入园区污水管网,进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入店埠河。 废水量为10020m3/a 消防系统 消防水池、管道等 204消防水池,容积为200 m3 环保工程 废水治理 205A厂区污水处理站、隔油池、化粪池、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等 废气治理 粉尘采用集气罩进行粉尘捕集,通过水膜除尘装置处理,达标后通过15m高排气筒排放;挥发废气经集气罩收集后进入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达标后通过15m高排气筒排放;食堂油烟通过油烟净化器净化后引至楼顶排放。 噪声治理 选用低噪声设备、隔声减振,设置专门设备房等措施 固废处理 垃圾桶、危险废物临时贮存场所(位于污水处理站北侧,建筑面积70 m2,储存量10t) 绿化 种植乔木、绿篱、草坪等 绿化面积4980 m2 2.3、产品方案与建设规模 根据统计,厂内产品方案汇总见下表。
表2-3 本项目产品方案 序号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1 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 t/a 15000 2 88.8%草甘膦铵盐可溶粒剂 t/a 250 3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t/a 250 4 430g/L戊唑醇悬浮剂 t/a 200 5 6.9%精恶唑禾草灵水乳剂 t/a 3000 6 80%莠去津可湿性粉剂 t/a 500 7 3%阿维菌素水乳剂 t/a 800 根据企业的生产,项目主要原辅料消耗列表如下表: 表2-4 主要原辅料及能源消耗汇总表 序号 原辅材料名称 规格 单位产品消耗量(t/t) 年消耗量 (t) 储存方式 一、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 1 草甘膦原药 62% 0.463 6945 桶装 2 异丙胺盐 — 0.205 3075 桶装 3 水 — 0.3319 4978.5 桶装 4 色素 — 0.00007 1.05 桶装 二、88.8%草甘膦铵盐可溶粒剂 1 草甘膦铵盐 95.9% 0.793 198.25 袋装 2 牛脂胺聚氧乙烯基醚(EO=1) — 0.104 26 桶装 3 十二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 — 0.026 6.5 桶装 4 硫酸铵 — 0.077 19.9 桶装 三、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1 苯醚甲环唑原药 95% 0.1 25 桶装 2 聚丙烯酸衍生物 — 0.03 7.5 桶装 3 木质素萘磺酸盐 — 0.02 5 袋装 4 交联状的吡咯烷酮 — 0.01 2.5 桶装 5 甘露醇 — 0.05 12.5 桶装 6 天然高分子纤维 — 0.03 7.5 袋装 7 有机硅 — 0.01 2.5 袋装 8 无水氯化钙 — 0.02 5 袋装 9 白碳黑 — 0.73 184 袋装 四、430g/L戊唑醇悬浮剂 1 戊唑醇原药 97% 0.43 86 桶装 2 丙二醇 — 0.03 6.00 桶装 3 乳化剂-宁乳34# — 0.048 9.60 桶装 4 分散剂-I70 — 0.012 2.40 桶装 5 增粘剂 — 0.032 6.40 桶装 续表2-4 主要原辅料及能源消耗汇总表 序号 原辅材料名称 规格 单位产品消耗量(t/t) 年消耗量 (t) 储存方式 四、430g/L戊唑醇悬浮剂 6 防腐剂 — 0.001 0.2 桶装 7 消泡剂 — 0.005 1 桶装 8 水 — 0.442 88.4 桶装 五、6.9%精恶唑禾草灵水乳剂 1 精噁唑禾草灵原药 95% 0.069 207 桶装 2 苯乙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 — 0.07 210 桶装 3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 0.03 90 桶装 4 丙三醇 — 0.05 150 桶装 5 水 — 0.781 2343 桶装 六、80%莠去津可湿性粉剂 1 莠去津原药 95% 0.805 402.5 桶装 2 NNO — 0.045 22.5 桶装 3 LS — 0.025 12.5 桶装 4 K12 — 0.03 15 桶装 5 高效有机硅消泡剂 — 0.005 2.5 桶装 6 白炭黑 — 0.04 20.5 袋装 7 高岭土 — 0.05 25 袋装 七、3%阿维菌素水乳剂 1 阿维菌素 95% 0.02 16 桶装 2 甲醇 — 0.1 80.36 卧罐、桶装 3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 — 0.1 80.00 袋装 4 苯乙烯基苯基聚氧乙烯醚 — 0.05 40.00 桶装 5 羧甲基纤维素钠 — 0.02 16.00 袋装 6 丙三醇 — 0.05 40.00 桶装 7 水 — 0.66 528.00 桶装 2.4、生产工艺流程及简介 2.4.1、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 注:N—噪声。 (2)工艺说明:将原料62%草甘膦原药、异丙胺盐、色素和水按要求比例加入反应釜,搅拌溶解,经过质检合格后包装入库。 2.4.2、88.8%草甘膦铵盐可溶粒剂 注:G1—粉尘;N—噪声。 (2)工艺说明:将原料95.9%草甘膦原药与分散剂牛脂胺聚氧乙烯基醚(EO=15)和崩解剂十二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按要求比例加入到气流粉碎机内混合粉碎,加入粘结液硫酸铵进行粘结,之后进入挤压造粒机成型造粒,然后进入沸腾制粒干燥机干燥筛分,经质检合格后包装。 2.4.3、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注:G1—粉尘;N—噪声。 (2)工艺说明: 将原料苯醚甲环唑原药与润湿剂、分散剂、粘结剂、崩解剂、填料等原辅材料按要求的比例加入到混合机内气流混合,加入粘结液进行粘结,之后进入挤压造粒机成型造粒,然后沸腾制粒干燥机干燥筛分,经质检合格后包装。 2.4.4、430g/L戊唑醇悬浮剂 注: N—噪声。 (2)工艺说明:将97%戊唑醇原药与润湿剂、分散剂、助悬剂、增粘剂、防冻剂和水加入到高剪切釜内混合分散调制,经胶体磨、砂磨机湿法磨制而成,经调配、质检合格后包装。 2.4.5、6.9%精噁唑禾草灵水乳剂 注: N—噪声。 (2)工艺说明:将精噁唑禾草灵原药与溶剂、亲油乳化剂按要求比例加入到反应釜内溶解,再加入一定量的水和亲水乳化剂进行分散,经高速搅拌而成,经质检合格后包装。 2.4.6、80%莠去津可湿性粉剂 注: G1—粉尘、N—噪声。 (2)工艺说明:将莠去津原药与载体及其他助溶剂、填料等按要求比例加入到气流粉碎机内气流粉碎,然后在混合机内混合,经质检合格后包装。 2.4.7、3%阿维菌素水乳剂 注: G2—挥发废气、N—噪声。 (2)工艺说明:将阿维菌素原药与溶剂、亲油乳化剂按要求比例加入到反应釜内溶解,再加入一定量的水和亲水乳化剂进行分散,经高速搅拌而成,经质检合格后包装。 4.5、三废处理情况 1、废水:项目厂区应采取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雨水直接排入厂外市政雨水管网。 循环冷却水系统排水和锅炉排水为清下水,排入园区雨水管网后排入店埠河。软化水系统排水为酸碱废水,建议建设单位在锅炉房建中和池,经中和后为清下水,排入园区雨水管网后排入店埠河。 项目生产废水包括地坪冲洗水、设备冲洗水、员工清洗废水及除尘器废水,其成分中含有一定的农药成分,以及砂、尘,有一定的毒性。在园区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正式验收前,经催化氧化预处理的生产废水同经化粪池处理的生活污水、隔油池处理的食堂废水一起经厂内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最终排入店埠河。在园区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正式验收后,项目生产废水经厂内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及GB8978-1996三级排放标准后,同经化粪池处理的生活污水、隔油池处理的食堂废水一起排入园区污水管网,进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后最终排入店埠河。 2、废气:本项目主要废气包括在可溶粒剂、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系列产品生产过程中,加料口、出料口及气流粉碎、混合、干燥、筛分、包装等过程产生的粉尘;生产过程中有少量的挥发性原料产生废气。 (1)可溶粒剂、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生产单元共三条生产线,可溶粒剂、可湿性粉剂生产线位于101车间,水分散粒剂生产线位于103车间,本项目在每条生产线产尘点设置集气罩进行粉尘捕集,通过水膜除尘装置洗涤吸收,达标后通过15m高排气筒排放。两个车间各设置一根15m高排气筒,用以排放除尘后的气体。除尘装置吸收的废水进入厂内污水处理站处理,不外排。 (2)生产过程中有少量的挥发性原料产生废气,主要在产生在位于103车间的水乳剂生产线灌装和搅拌环节,废气中主要有害成分为甲醇,本项目在废气产生工序设置集气罩,废气经收集后通过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通过一根15m高排气筒排放。 3、固体废物 项目废活性炭、废包装材料、废手套、污泥沉渣等为危险废物,根据GB18597-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中有关规定,并结各本项目危险废物的特点,本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用指定容器分类收集于单独的危险废物临时贮存场所后,定期交有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 2.6、企业周边敏感目标 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不降低店埠河水体的现有功能。 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保护项目区域附近的居民点,使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满足 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要求。 声环境保护目标:营运期厂界噪声达标排放。
表 2-5企业周边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环境要素 名称 方位 距离(m) 规模 环境保护要求 水环境 店埠河 W 3500 中型河流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IV类 地下水环境 地下水 项目周边 / /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2017,III类 大气环境 丁五房 N 2500 80户300人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
张老房 N 2400 74户260人 南大丁 N 2400 52户196人 南小丁 N 1650 80户310人 金庵村 WN 2350 90户343人 北岗头 WN 1500 63户235人 南秦 W 1400 30户100人 骑龙集 W 1800 79户287人 田庵 W 2300 18户70人 大章村 WS 1700 45户210人 张油坊 WS 1800 35户106人 竹西村 WS 1550 53户190人 小薛村 WS 1400 86户298人 小徐家 S 800 14户50人 邵家院 ES 1300 53户208人 下垱梢 S 1200 43户146人 庄房 S 1800 85户320人 上垱梢 ES 1650 78户285人 声环境 厂界 项目周边 / /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3类标准
3、区域自然环境概况 3.1、地理位置 合肥益丰化工有限公司地处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座落于合肥市肥东县,占地面积20万平方公里。肥东县位于安徽省中部,合肥市的东面。南濒巢湖,东邻全椒县,西连合肥市郊区和长丰县,北接定远县,全县总面积2216平方公里,人口110.3万,下辖18个乡镇、3个开发园区。 3.2、地形 、地貌和地质 (1)地形:合肥市地处江淮丘陵地带,为第四系地层所覆盖。经地表水长期侵蚀,形成岗冲起伏,垄畈相间的波状平原,地形特征是西北高,东南低。地面标高一般在 12-45m之间,地形平均坡降约3~5%,由四周向巢湖湖面倾斜。境内地层由上太古界、下元古界、上侏罗纪、白垩系、下第三系和第四系组成。除东南部低山丘陵区外,全县几乎均被第四系所覆盖。厚度大体是高处薄,南部地区厚。下、中更新纪分布于东部丘陵边缘的狭长地带,由粘土、砾石层等沉积物构成。 (2)地貌:区域地貌依据形态特征,分为四个类型:①东部低山丘陵区;②北部丘陵岗丘区;③中部波状平原区;④南部滨湖平原区。境内地形起伏,岗冲交错,水旱相间,东部低山残丘成带状由西南向东北延伸,江淮分水岭横贯肥东县北部,形成江淮两大水系。 (3)地质、地震:该地区处于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地带,秦岭纬向构造带,淮阴山字型东冀弧的复合部位,是华北、扬子两个地块交替部位,位于华北地块合肥盆地南缘。区域内经历多次构造运动,地质构造格局极为复杂,断裂构造较为发育,具有较大活动性。区域内地震震中具有带状分布特征,历史上合肥-巢县一线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地震,并有往返跳动之势。按《中国地震裂度区划图》确定,合肥市基本烈度为Ⅶ度。区域地层稳定,无暗河,坍塌等不良地质现象,土层均一,强度高,为良好的天然地基。 3.3、气候气象 该地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四季特征分明。冬季,受北方冷高压控制,干冷少雨;春季,冷暖空气活动频繁,天气多变,气温回升快;夏季,初夏梅雨期,湿度大,雨量集中,盛夏受副高控制,晴朗炎热;秋季,秋高气爽或阴雨连绵,日温差较大。多年平均气温16.9℃,极端最高气温39.5℃,最低气温-16.5℃;平均降水量879.9mm;年平均气压1012.4百帕;年平均相对湿度78%;多年平均日照2163h,无霜期227天。区域多年平均风速2.7m/s,常年主导风向为东风。 3.4、地表水系 本地区属长江流域巢湖水系,主要纳污水体为店埠河、南淝河及巢湖。各水系概况如下: (1)巢湖:巢湖属长江下游左岸水系,是我国五大淡水湖泊之一,汇水流域面积 9131平方公里,汇流入巢湖有33条河流,其中主要入湖河流有丰乐河、南淝河、派河、白石河。巢湖多年平均水位8.31米,在此水位下湖泊面积760平方公里,蓄水19亿立方米,巢湖是一具半封闭的湖泊,裕溪河是其与长江间唯一通道,多年平均出湖径流量为35.0亿立方米,最小年引江入湖量为2.4亿立方米。水位受巢湖闸水利设施调控,可预防洪水和引江水入湖。该湖也是巢湖和合肥地区重要水源地,由于诸多人为因素,其水质受到污染,呈富营养化状态。 (2)店埠河:店埠河是南淝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长丰县的吴店乡,向南流经肥东县的众兴、永安、店埠、撮镇、临河集等地至三汊河入南淝河。县境内河流长度为37km。店埠以南河面宽70~90m,河底高程为4.5m,可通航300吨级船舶。店埠以北河道弯窄,坡度大,水位不稳。 (3)南淝河:南淝河是巢湖一级支流,发源于合肥中部的将军岭~毕子店一带,全长70公里,其间有四里河、板桥河、廿里河汇入,在施口处流入巢湖,流域面积1700 平方公里,上游建有董铺、泗水、大官塘等中、小型水库。由于滁河干渠的切割及董铺水库的蓄水,自董铺水库到施口27.8km 河段已无主水源,径流主要来自降水补给,并接纳合肥市90%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水位受巢湖控制,基本属渠化河道。市区河段水质自上而下污染逐渐加重。 3.5、植被 本区域植物区系属北亚热带,温带过渡种群,兼具南北方动植物区系成份。境内现有植物120科,1900种,无原生自然植被,现有大多是人工植被,一部分是自然草丛植被。东部丘陵区以林木植被为主,由常绿针叶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等,主要树种有马尾松、黑松、国外松、杉树、侧柏、女贞、黄杨、栗树、檀树、柞树、刺槐、茶树、油桐、法梧、青桐、竹子、桃、李、杏、梨、柿、枣、桑、榆等,以松类最多。草类有荒草、茅草、巴根草等。北部岗丘和南部波伏平原区以农业植被为主,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大麦、小麦、油菜、花生、棉花、大豆、山芋、玉米、西瓜、烟叶和药材等。四旁林有香椿、臭椿、白榆、苦楝、紫穗槐、荆条、梨、枣、香樟、水杉、柳、官杨等。 3.6、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一、区域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 含水岩组(层)划分: a、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 (1) 第四系全新统孔隙含水层 主要分布于查区的一级阶地、河漫滩地段及波状平原的支流河谷中,一般具承压性,个别地段具微承压性。岩性上部为:粘土、粉质粘土,厚度一般在10~20m;下部为粉细砂、中细砂、砂砾层,厚度2~5m不等。含水层埋藏深度10~25m,地下水位埋深5~15m,单井出水量一般在50~100m3/d。 (2) 第四系上更新统亚砂土、粉质粘土层孔隙含水层 主要分布于肥东县广阔的波状平原地区,为上层滞水。岩性为亚砂土、粉质粘土,厚度10-20m不等,地下水埋藏深度变化较大。 b、碎屑岩类裂隙孔隙含水岩组 中新生界红层在本区分布很广,含裂隙、孔隙水,顶板埋深一般在10~45m,主要河流的沿河地带埋深较浅,约10m左右。岩性以泥岩,粉砂岩、中细粒砂岩、粉砂质泥岩等。侏罗系砂岩和白垩系砂岩裂隙较为发育,第三系砂岩为泥质胶结,裂隙不甚发育,风化带厚度一般为10m以上,砂岩赋水性中等至贫乏,钻孔涌水量一般在50~200m3/d;靠近张性断裂带附近赋水性较好,局部钻孔涌水量可达200~1000m3/d;泥岩赋水性为贫乏至极贫乏,钻孔出水量小于10m3/d。 c、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含水岩组 分布于查区东南部桥头集等地。岩性为下元古界大理岩、白云岩。普遍有溶蚀现象。水量较丰富,山谷中或不同岩性接触处,常见有泉出露,泉水流量1~10L/s,单井出水量100~1000m3/d。 d、变质岩及火山岩类裂隙含水岩组 火山岩主要分布于肥东县以东低山丘陵区,岩性为上元古界变质岩、岩性致密、坚硬,节理不发育,赋水性差,水量贫乏,地下水多以季节性泉出露,流量小于0.01L/s。 二、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a、松散岩类孔隙水 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由于粘土渗透性较差,大气降水只有部分直接渗透补给地下水,丰水期接受地表水渗流补给,地下水径流小范围受地形地貌影响,但总的径流方向与地表径流基本一致,由北西向南东泾流,排泄方式有:①人工浅井开采;②向河流排泄;③大气蒸发。 b、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 出露区直接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和地表水体渗透补给;覆盖区则接受浅层地下水渗流补给,其次是区外地下水泾流补给。在重力作用下,一部分地下水沿裂隙发育带、断层破碎带向深部泾流;另一部分则发生水平运动,排泄方式主要是人工开采,以及地下泾流向区外排泄。 c、变质岩裂隙、岩溶水及火山岩裂隙水 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入渗途径主要通过岩层裸露地区和山区和山脊分水岭地带渗入,以泉和人工开采形式排泄。
3.7、项目厂区水文地质条件 一、项目区地层及岩性 a、项目所在区域地质情况 本项目所在区域地形属于第四系。厚度大体是高处薄,南部地区厚。下、中更新统分布于东部丘陵边缘的狭长地带,由粘土、砾石层等沉积物构成。上更新统广布于起伏岗地,由棕黄色亚砂土、亚粘土组成,在江淮分水岭构成高80~90m的二级阶地。全新统分布于现代河流两侧,属近代堆积物,下部为亚砂土和砂砾,上部为亚粘土,组成河漫滩及一级阶地。 经地表水长期侵蚀,形成岗冲起伏,垄畈相间的波状平原,地形特征是西北高,东南低。地面标高一般在12~45米之间,地形平均坡降约3~5%,由四周向巢湖湖面倾斜。 该地区处于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地带,秦岭纬向构造带,淮阴山字型东冀弧的复合部位,是华北、扬子两个地块交替部位,位于华北地块合肥盆地南缘。区域内经历多次构造运动,地质构造格局极为复杂,断裂构造较为发育,具有较大活动性。 区域内地震震中具有带状分布特征,历史上合肥-巢湖一线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地震,并有往返跳动之势。按《中国地震裂度区划图》确定,合肥市基本烈度为VII度。场区地层稳定,无暗河,坍塌等不良地质现象,土层均一,强度高, 为良好的天然地基。 b、地基岩土的构成 经详勘揭露,建场地地基土构成层序自上而下依次为: ①层杂填土(Qml)-层厚0.90~5.00米,层底标高10.82~15.11米。杂色,湿,松散~稍密状态,主要以粘性土组成为主,含植物根茎、有机质、少量建筑垃圾等,局部底部夹有少量淤泥。此层土属于高压缩性土。 ②层粉质粘土(Q4al+pl)-层厚0.60~3.80米,层底标高9.42~12.69米。褐灰、灰黄色,湿,可塑~硬塑状态,含粉质、高岭土、氧化铁等,局部夹有粘土,摇振无反应,切面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低。其静探比贯入阻力Ps值一般为2.313~2.692MPa,平均为2.501MPa。其标贯试验实测击数N值一般为9~11击/30cm,平均值为9.8击/30cm。此层土属于中等压缩性土。 ③层粘土(Q3al+pl)-此层未钻穿,最大钻遇厚度为11.90米。褐黄、黄褐色,湿,硬塑状态,含高岭土、铁锰质氧化物、铁锰质结核等,局部夹粉质粘土等,无摇震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其静探比贯入阻力Ps值一般为4.186~4.723MPa,平均为4.454MPa。其标贯试验实测击数N值一般为13~18击/30cm,平均值为15.2击/30cm。此层土属于中等压缩性土。 c、场地的稳定性及适宜性 根据收集区域地质构造资料分析,结合本次勘察成果,建场地范围内未发现有影响场地稳定性的活动构造通过,无不良地质作用,属于稳定性场地,适宜本工程建设。 d、场地的均匀性 建场地内②层粉质粘土、③层粘土土层分布均匀,厚度及埋深变化较小,属均匀地基。 二、项目区水文地质条件 公司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地下水类型主要为①层杂填土中的上层滞水。上层滞水水量与地势高低及填土厚度有较大关系,主要由大气降水、地表水渗入补给,勘探期间测得①层杂填土上层滞水静止水位埋深0.50~1.50米,水位标高15.01~15.93米。场地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在1.50米左右。
四、技术路线 4.1 监测目的 本次监测为在产企业自行监测,通过前期对企业相关资料的收集分析和现场调查,获取企业各项设施信息、污染物迁移途径等,识别企业内部潜在的土壤或地下水污染风险源,并以此划定重点监控设施和区域。针对所识别的污染风险源和污染类型,在结合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布设土壤及地下水监测点,通过土壤及地下水环境监测,加强在产企业土壤及地下水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 4.2 监测原则 针对性原则:针对企业生产性质及潜在污染物的性质,结合土壤类型、各层分布情况、地下水高度、地下水走向、原企业生产产品、生产历史、生产功能区分布等情况,对企业各个重点设施和重点区域进行针对性布点,提高企业自主监测的效率及准确性。 规范性原则:严格按照《在产企业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的要求进行监测方案的编制。同时,在监测点位建设、监测样品采集、保存和运输、样品分析等一系列过程中均参考国家及生态环保部相关标准。最后,对监测过程及监测结果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保证企业自主监测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客观性。可操作性原则。在企业自主监测点位布设、监测频率以及监测内容的设定时要综合考虑企业性质,区域水文地质情况、企业设施情况、监测经费以及现场条件等客观因素,确保监测点的监测效果及监测内容的准确性,监测过程的可行性。 4.3 监测内容 本次监测主要包含以下工作内容: 1、重点区域及设施识别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的方式进行前期调研。在了解企业各区域及设施以及污染物迁移途径的基础上,识别企业内污染物风险重点区域与设施,以及潜在的环境污染风险类型。同时,对企业已有监测情况进行摸底,获取企业已有监测点位信息。收集的资料包括企业基本信息、企业内各区域及设施信息、迁移途径信息、敏感受体信息、地块已有的环境调查与检测信息等。在了解企业生产工艺、各区域功能机设施布局的前提下开展踏勘工作,踏勘范围以自行监测企业内部为主。对照企业平面布置图,勘察地块上所有区域及设施的分布情况,了解其内部构造、工艺流程及主要功能。观察各区域或设施周边是否存在发生污染的可能性。 2、监测方案制定 根据已有的污染风险类型和污染风险重点设施区域信息,结合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与环境地质条件,制定针对性的企业内部自主监测方案,明确监测目的、范围、点位布设、样品采集的要求、监测项目和频次等。 3、现场监测 参考《在产企业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实施企业内土壤和地下水监测点位的建设,确定包括样品的采集、编号、保存及监测表单的记录等。 根据监测方案所确定的监测频次与采样方案进行环境监测工作。 4.4、监测程序 参考《在产企业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中的规定开展本次监测工作,主要监测程序见图4-1所示。
|